奥古斯丁忏悔录怎么样(试论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投稿用户 学习笔记 123 0

奥古斯丁忏悔录怎么样

称得上外国名著的,我都不太喜欢。但这个是我最喜欢的。 我也很想写一个《忏悔录》可是没有勇气,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可以。 任何一本自传都无法和《忏悔录》相比。 噢,对了,这本书是我在同学的实验室翻到的,老版,极为破旧,但却是那个实验室里唯一值得阅读的书。

试论奥古斯丁的《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一篇诗意浓厚的长篇祷文,自始至终以上帝为谈话对象,向上帝倾诉衷曲。作者在书中所著重的乃是分析自己灵性生活的每一过程,从幼年到少年,又从少年到成年各阶段的发展情况。在这方面作者很像一个灵魂解剖家,把灵魂放在上帝的祭坛上,作精密而彻底的解剖,只是所解剖的不是别人的灵魂,而是他自己的灵魂。作者既然相信上帝乃是洞悉人心、明察秋毫的神,在上帝面前说话,还有甚麽可隐瞒的?因此,《忏悔录》表现了作者个人最真实的情感和人格,一点隐讳、一点做作都没有。历代以来均有著名传记文学作品出现,但是要找出一部不替书中人物文过饰非,不为自己扬善隐恶的作品,已经很不容易,至於专门以贬责自己,暴露自己罪行和弱点为内容的传记,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也许是基督教文学作品中仅见的一部。

  《忏悔录》作於主後 397年。全书分为十三册(每册约略等於现代普通书籍的一章)。第一及第二册叙述他的幼年及童年,忆及童年时代他所喜爱的一些恶作剧的游戏,所喜爱的下流读物,和对师长及父母所常表现出的反抗态度。这一切,据作者自述,都使他看出人性上的败坏。第三册写作者在迦太基的学生时代。这期间他开始对西色柔(Cicero)的文学作品发生兴趣;常进出於戏院和娱乐场所,同时也开始接触摩尼教派的人。在往後十年间,摩尼教成为他的宗教,把他和大公教会的信仰隔离了。第四册写作者已经完成学业,初次在本乡塔迦斯特城(Tagaste)担任教书职务。这时他有了一个姘妇,二人同居,并生养一个儿子,这个关系一直继续到他悔改归主之前始结束。同时他的一位最亲密的朋友去世,他经验了从来未曾经验过的悲痛。从上面这两件事他感悟到人爱慕相对的善,如情爱或友谊等,往往超过爱慕那绝对的善上帝永恒的爱。

  第五册的下半部写他往罗马去的经过:他如何瞒著母亲上船,使母亲站在沙滩上望著大海悲泣;到罗马後他又如何害了重病,几乎带著一身罪债死去。第六第七册写作者在罗马及米兰二地情形。这时候他的母亲蒙尼加(Monica)已跟踪到米兰,和他住在一起。他在米兰仍旧以教授修辞学为业,也开始研究新柏拉图主义的学说,对这一学派的思想方法颇有心得。不久他认识了米兰主教安波罗修(Ambrose),非常钦佩他的品德及学问,所以常去听他证道。

  这是他接近大公教会的初步。至於他在这时期的生活习惯和从前并没有甚麽差别,慈母的眼泪、规劝和祷告虽常常击打著他的良心,然而属世逸乐及一切诱惑却仍然牢牢地支配著他的生活,他内心的苦闷旁徨似乎是一天比一天严重。

  第八册也许是《忏悔录》全书最重要的一册,因为这里记载著作者悔改归主的经过。第九册作者用一大部分篇幅写他母亲的生平。後世所以能够认识蒙尼加,知道她是历史上最伟大母亲之一,当然是靠奥古斯丁在这一册中那深刻动人的描写。事实上奥古斯丁的自传到第九册蒙尼加死後已经结束。

  第十至十三这四册中,奥古斯丁不再写个人的事迹或灵性经验,却用全部篇幅讨论哲学和神学问题。

  有人因此批评奥古斯丁行文之突然转换方向,对全书结构上说,未免不够严密。其实奥古斯丁从开始就无意把《忏悔录》当作一部个人自传,他的目的是在追寻自己思想上、信仰上,和灵性生活上每一改变的痕迹。到了他悔改归主,加入大公教会,他知道他的灵命已经坚立在磐石之上,也就是已经到达了他所追求的终点。从此以後,从第十册开始,他愿意把他的信仰织为一神学系统,贡献给当代及後世教会。

  作者在悔罪中特别著重於分析青年期的犯罪心理。他诉说自己十六岁时的放浪行为:有一天晚上他约同一群喜欢滋事的顽童偷进邻家果园,把园中梨树的梨子都摘光了,满载而出。他们这样做并不是为著想吃梨子,却是把偷来的都拿去喂猪,以此为乐。他在这里向上帝倾诉说:主啊,你知道我的内心,我犯罪不为别的,只是为了罪的本身。罪恶如同污泥,而我却爱它我的灵魂极其卑下,情愿挣脱了你的掌握,向毁灭的路走去。实在说,除了羞耻本身之外,我并不想从羞耻的行为去得到甚麽……我也知道,如果是独自一人,我决不去做这类恶事,我喜欢有犯罪的夥伴,更高兴集体的犯罪行为……当有人发出“大家动手,一齐干吧”的号召,不争先去做恶事就觉得羞耻!奥古斯丁这段话表现了他对人类罪性有多麽深刻的透识!

  奥古斯丁於公元383年离开北非前往罗马。第二年应聘往意大利北部名城米兰去。在米兰逗留的时间虽短暂,然而对奥古斯丁来说,也许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时间。灵性与学问同样卓越的安波罗修主教给他的影响很大。此外,在米兰他常跟好友阿理培修(Alypius)在一起,讨论有关大公教会和信仰上的问题。阿理培修灵性上的光景和奥古斯丁颇相似,二人心中同有剧烈的争战,一方面渴慕属灵真理,另一方面又深觉自己信心脆弱,一切的挣扎似乎都没有效果。直到386年夏季某日,奥古斯丁在花园中得到了类似保罗在大马色路上的经验,他才完全改变过来。请听他的自述:当我从灵魂深处把往事一一搜寻出来的时候,好像有一阵极坚强的风暴从心头卷起,并带来了骤雨般的眼泪。我连忙从阿理培修身旁走开,因为我想独自痛哭一阵是比较适合的,而且我不愿意因他在场阻碍了我情感的发泄。他似乎也已经觉察到我那时的情景,因为我好像用哽咽的声音向他说了些甚麽。他就仍然坐在那里。我走开後情不自禁地仆倒在一棵无花果树下,眼泪像泉水涌出,作为献给你的祭物。我向你哀诉说,“主啊,要等到几时呢?要等到几时呢?难道你的忿怒永不止息麽?求你不再记念我过去的种种不义,因为它们还牢牢地抓住我。几时呢?主啊,为甚麽不在今天,不在这个时候拯救我,除去我一切的罪污呢?”

  我口中喃喃念著这几句话,心里忧伤痛悔到了极点。

  忽然我听见邻近屋中有儿童的声音反覆说著“拿起来念!拿起来念!”起初我以为是儿童们游戏时唱的诗句,然而却是记忆中未曾听见过的。我连忙停止哭泣,站起身来,心想这必定是从你来的命令,要我打开圣经,读那最先接触到的章节。我曾听说安东尼因为读了福音书所载“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那一段话而受了感动,改变成新造的人,归在你名下。於是我赶快回到原来和阿理培修同坐的地方,因为我在那里留下一本圣经。我立刻拿起圣经,念最先看到的经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13:13~14)我不愿意再念下去,也实在无此需要。念完了这一段,似乎有一道光照射到我心中,把所有疑虑的暗影一扫而空。

  奥古斯丁於387年复活节由安波罗修施洗,正式加入教会。

  前面说过《忏悔录》全书的体裁是一篇祷文,作者以上帝为说话的对象。所说的无论甚麽事,或甚麽问题,都没有离开过跟上帝的直接关系。他对上帝发出的感谢和颂赞也几乎都是优美的散文诗,对宗教文艺方面的影响,不下於对神学思想的影响。现在我们译介第九册的一段,作为本文的结尾:主啊!我是你的仆人……我是谁呢?我是甚麽东西呢?有甚麽邪恶不能在我的行为中找到?即使是在行为中找不到的邪恶,也都会在我的语言和意念中找到。可是主啊,你是圣善和仁慈的,你的臂膀把我从死亡的深渊救拔出来,且从我心灵深处把一切的败坏都清除了……能够从过去愚拙的享乐中释放出来是何等快乐的事。从前我所怕失掉的,现在却以能够除去为至乐。你已经替我清除这一切了,你已经进入我心中,使我尝到那最真实的甘甜……现在我能够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向你说话,主上帝啊,你是我的光,我的富足,我的拯救。

下面分享相关内容的知识扩展:

西方中世纪著名哲学家之奥古斯丁

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在皈依基督教后,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奥古斯丁 - 生平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现今的阿尔及利亚)。父亲是很有地位的异教徒,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主受洗。奥氏的母亲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她对这在信仰上已死去的儿子深恶痛绝。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放肆于性欲中的性情;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真理的性情。也许父母双方的品性,都遗传到他一人身上。因此,奥氏的心灵深处成了善恶剧烈斗争的战场。

奥古斯丁虽放纵于情欲最早,但追求真理也觉悟最速。奥氏的悔改是在三八六年夏日将尽之时,他离开了情妇,辞去教职,退居在一处山庄,与诸友人共研哲学,三九一年,他往希坡去受职为神父。四年之后,又继承主教一职,受职后不久,当地主教全权都归在他手中了。

在希坡,奥氏为非洲那一带地方创建了第一所修道院,余生则致力于牧养教会、宣讲福音、救济贫弱等事业上。余暇就从事写作。奥氏的神学思想与他的生平一样多采多姿,一方面维护圣经正典的确立,其思想影响西方罗马教会尤深。他又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他以神为中心,启示为基本,而哲学则为神学的使女;他主张信仰使人看见真理,后因热病,逝世于希坡,终年七十六岁。

奥古斯丁 - 思想体系

奥古斯丁认为美是分等级的,最高的、绝对的美是上帝,其次是道德美,形体美是低级的、相对的美。他主张美是绝对的,丑是相对的。孤立的丑是形成美的积极因素。这种看法具有辩证性。

奥古斯丁主张艺术应抛弃现实世界而反映上帝,达到为宗教服务的目的,人欣赏艺术作品实际上是欣赏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上帝的理念。他认为世俗艺术是不真实的,它挑动人的邪恶欲望、使人远离绝对美的上帝

奥古斯丁把古希腊哲学,与基督教教义糅合在一起,第一次系统论述了一种基督教的美学思想。他提出的“神性美”的概念在基督教世界中经久不衰。因此也可以说,古希腊的美学在中世纪并没有完全断裂,而是在一种新的融合中发展。他关于美与丑的关系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开创意义。充满一种辩证的意味和智慧。

奥古斯丁 - 著作概述

其著作可归纳为五大类;神学、释经、伦理证道、哲学和自传。杰出者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 《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 。前者乃奥氏的自传,他以亲身经验来见证神在人身上奇妙的作为和恩典,提出人可以与神亲切来往的概念,乃一切宗教经验著述之典范、世界之名著,传诵直至今代。

名言:

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 奥古斯丁

如果法律是非正义的,它就不能存在。—— 奥古斯丁

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 奥古斯丁

如果没有正义,政权是什么?不过是有组织的强盗罢了。—— 奥古斯丁

国家一旦没有了正义,就沦落为一个巨大的匪帮。—— 奥古斯丁

悭吝人好比地狱,吞咽得越多就越想吞咽,贪多无厌。—— 奥古斯丁

上帝颁布我们不能遵行的诫命,是要叫我们知道应当如何向他祈求。—— 奥古斯丁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 奥古斯丁

人与人的友谊,把多数人的心灵结合在一起,由于这种可贵的联系,它是温柔甜蜜的

—— 奥古斯丁

习惯如果不加抗拒,很快变成必需品。

—— 奥古斯丁

习惯,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它的奴隶

—— 奥古斯丁

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奥古斯丁

圣·奥勒留·奥古斯丁(Saint 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希坡的奥古斯丁 Augustinus Hipponensis,天主教译"圣思定"、"圣奥斯定"、"圣奥古斯丁",公元354年11月13日-公元430年8月28日),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

奥古斯丁全名圣·奥勒留·奥古斯丁(Saint 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奥古斯丁是圣孟尼迦的幼子,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接受洗礼。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美学思想主要体现今他的神学著作和《忏悔录》中。

奥古斯丁在相信基督以前,爱好世俗文艺,对古希腊罗马文学有深刻的研究,曾担任文学、修辞学教师。在这之后,他痛悔为世俗文艺引入歧途,极力攻击世俗文艺(如荷马史诗)。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奥里留·奥古斯丁生于罗马帝国北非努米底亚省的塔加斯特镇(现位于阿尔及利亚)。幼年时曾从妈妈加入基督教,但19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成为摩尼教追随者。从修辞学校毕业后,先在迦太基城,后到罗马和米兰教授修辞和演讲术。其时受米兰主教安布罗斯影响,脱离摩尼教,一度醉心于新柏拉图主义和怀疑派的著作。他最后皈依基督教的契机是"花园里的奇迹"。据他的自传《忏悔录》记述,某日正当他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恰是圣保罗的教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荡,他感到这段话击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中心,驱散了阴霾笼罩的疑云"。387年复活节,他接受安布罗斯洗礼,正式加入基督教。此后回到北非的家乡,隐居三年之后被教徒推选为省城希波教会执事,395年升任主教。在任职期间,他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他在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死于希波城沦陷之前。他去世之后,汪达尔人控制的北非脱离了罗马帝国,从此不再受罗马教会的管辖。但奥古斯丁的著作流传到西方,成为公教会和16世纪之后的新教的精神财富。

奥古斯丁是教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堪称神学百科全书。在这些卷帙浩繁的著作中,《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可算作代表作,包含不少哲学论述。

奥古斯丁生于北非(现在的阿尔及利亚)。父亲是非常有地位的异教徒,但财产不多,为人懒散偷安,贪恋世俗,直到临终的时候才信主受洗。奥氏的妈妈莫尼加却是个忠诚的基督徒,非常关心儿子的前程;为他在神面前痛哭流涕代祷,她对这在信仰上已死去的儿子深恶痛绝。神藉异梦指示,使她坚持信心的祷告。奥古斯丁有两种性情;一种是放肆于 *** 中的性情;一种是专诚向上,追求真理的性情。或许父母双方的品性,都遗传到他一人身上。因此,奥氏的心灵深处成了善恶剧烈斗争的战场。

稍长,奥氏便离开出生地,到附近地方上学,后来又负笈至迦太基,在那里专攻修辞学。在这时,他结识了一个女子,并与她同居至少有十四年之久,当时他只不过十七岁而已。在三七二年,私生子出生,极为奥氏所珍爱。

奥古斯丁虽放纵于情欲最早,但追求真理也觉悟最速。十九岁时,他读了西塞罗(Cicero)的著作后,已有心追求真理,以此为人生唯一价值。此后他开始研究圣经,"但圣经对于我好似没有价值,不足媲美于西塞罗的庄严文笔。"于是他又向一种思想混合的二元主义,即为摩尼教者,追求心灵与理智的安慰。疼爱他的妈妈得知他信奉异端,十分痛心,幸有一位善心的主教劝慰她说:"你用这么多眼泪代祷的儿子,不可以灭亡。"

奥古斯丁崇奉摩尼教共有九年,他一面治学,一面教书,他在迦太基因作了一篇戏剧诗而文名大振。信奉摩尼教日子久了,他开始怀疑这个教门理智上的效能。于是他去见摩尼教的首领,但因这首领在教理上难于自圆其说,这使奥氏在理智的追求上失望了。于三八三年他迁到罗马。翌年,被委任于当时西方帝国的都会――米兰,教授修辞学。

在米兰的时候,奥古斯丁听见了安波罗修大有能力的宣道,但他只是仰慕安氏的口才而来,因他在这时正倾心于新派的怀疑哲学。这是他一生道德水准最低的时期,他的妈妈为他定了一门亲事,因那女子年纪尚轻,一时未能完娶)。奥氏虽与从前之姘妇脱离关系,但不久又与另一个结上了非法之缘,行为较前更不正当。

后来,他读到新柏拉图派的威克多林传记,看见他在老年时怎样归向基督,心中大受感动。现今他才晓得上帝不但是一切良善之源,也是一切真实之源。因为他听安波罗修的讲道多了,所以对教会的权威有了极深的印象。加上又听到埃及的修道士之高尚圣洁生活,乃自惭虽是个知识份子,反为情欲所劳役。在悲痛自责之余,他奔向花园中去,伏在树下痛哭。忽然好像听到儿童的声音说:"拿起来读吧!"他的面色大变,抑制着眼泪,拿起一本他所读过的书信;急忙翻开,视线即落在这段经文:"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十三:13-14)自此以后,奥古斯丁心里有了平安,他感觉有从上帝而来的能力胜过罪恶,内心起了极大的变化。

奥氏的悔改是在三八六年夏日将尽之时,他离开了情妇,辞去教职,退居在一处山庄,与诸友人共研哲学,写成非常多论文。次年复活节时,奥古斯丁与好友及儿子同在米兰受洗于安波罗修。莫尼加三十二年来不断的流泪祷告,果真得到神的垂听!可惜是在他们回乡的路途上,莫尼加死于热病。奥古斯丁叙述他妈妈死状,是古代基督教文献中一座最高贵的纪念碑。他回家乡后,仍勤究学问。不久,他的儿子也死了。

三九一年,他往希坡(Hippo)去受职为神父。四年之后,又继承主教一职,受职后不久,当地主教全权都归在他手中了。

在希坡,奥氏为非洲那一带地方建立了第一所修道院,作为训练教会领袖人才的场所。而其余生则致力于牧养教会、宣讲福音、救济贫弱等事业上。为了解决北非教会的各种争端,他更不辞劳苦,到处召开宗教会议。余暇就从事写作。

奥氏的神学思想与他的生平一样极多彩多姿,一方面维护圣经正典的确立,亦于基要信仰或教义的演绎及阐明上有极深的创见;而其思想影响西方罗马教会尤深。此外,他又确立了基督教哲学;他以神为中心,启示为基本,而哲学则为神学的使女;他主张信仰使人看见真理,而理智使人多了解真理,但信仰乃至上,"假如要明白,就应该相信,因为除非你们相信,你们不可以明白。"

这位非洲拉丁教会的领袖后因热病,逝世于希坡,终年七十六岁。惟其影响,在历史上延绵不断。

奥古斯丁对伦理思想的理解有哪些?

奥古斯丁年轻时生活放荡,他写的《忏悔录》的第一部分就是记述自我反省和改邪归正的过程。他的思想为罪恶的问题所苦恼。开始他从当时盛行的摩尼教的善恶的二元论学说中寻求答案。这种学说认为,善恶是两个对立的实体,各有自己的原则。恶的产生有其自身的原因,人可以不负责任。然而这并没有使他的心情平静下来。后来他又对善恶采取一种怀疑主义的态度,企图自我麻醉,但他的心灵仍然得不到安宁。最后他遇到了新柏拉图主义,这种学说告诉他,永恒不变的真理应当到物质世界以外去寻求。这大大地启发了他的思想,结合对《圣经》的研究,他终于形成了一套理论。

他按照柏拉图所说的真是天然不朽的思想,认为上帝是不朽的,是至真至善的。在上帝那里,恶是没有的。关于上帝所创造的万物,那就是另一回事。万物本身不是至善的,也不是不朽的。万物的善有多有少。因而他认定,善的减少就是恶,恶无非就是善的缺少。他认为,心灵的罪恶,无非就是缺欠天然的善,一旦治好了恶也就不存在了。在他看来,犯罪是人的自由意志,是人败坏自己善的存在,损坏自己善的本质。归根到底是背离了上帝,背离了至善。他自己正是按照这种思想自我忏悔,从而皈依上帝,弃恶从善。

所以,奥古斯丁鼓吹一种以对上帝的爱为标准的伦理学,他既不认为知识就是美德,也不认为人只有履行其自然职能时才能建立起幸福。他与他的前辈不同之处,在于坚持幸福要超出自然而进入超自然。在他看来,没有纯粹的“自然的”人,是上帝创造了人,人总是带着上帝创造的标记,人与上帝之间有某种永恒、具体又是可能的关系。人追求幸福并非偶然,这正是人的有限性和不完善性的表明,人只能在上帝那儿找到幸福。

一个人可以爱物质对象,爱其他人,爱他自己。这样,每个人所爱的事物将为人提供对满足和幸福的量度。恶不是一种肯定的东西,而是缺少某种东西,恶实质上就是“善的缺乏”和“实体的缺乏”。恶就是削弱善。换言之,上帝并没有在人身上创造罪恶,而是人自甘堕落。所以人的爱的对象还应包括上帝。奥古斯丁强调人是造出来爱上帝的。上帝是无限的,只有无限的上帝才能给人以最终的满足和幸福。要生活得好就得爱上帝,爱上帝是对幸福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要求。而当人们把其他爱的对象当作爱的最终对象时,这种失常的爱就会在人的行为中产生出各种病态,灵魂会被严重损害,人会被纠缠在骄傲、嫉妒、贪婪、妒忌、奸诈、恐慌和极度的不安之中。这种失常的爱会产生失常的人,失常的人又会产生失常的社会团体。因此,个人的再生和灵魂的拯救只有重新调整爱的对象。奥古斯丁强调人首先要爱上帝,然后才能恰当地爱其他的对象。只有这样,才不会去企求从对其他对象的爱中得到只有以上帝的爱中才能得到的最终安宁和幸福。因此,人们在行动之前必须在亲近上帝还是疏远上帝之间进行选择。恶是人的自由意志的行动造成的,而善则是上帝的恩典,不是人的意志的产物。所以,奥古斯丁的伦理学都是以人对上帝的爱和上帝对人的爱作为基础的,他的一切伦理说教就是要人们信仰上帝和爱上帝,爱上帝是善恶的最高标准。

他说过:“主啊,我怎样寻求你呢?我寻求你天主时,是在寻求幸福的源泉。我将寻求你,使我的灵魂生活,因为我的肉体靠灵魂生活,而灵魂是依靠你生活。”这就是奥古斯丁的逻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